为什么下雨天打不到车?

​编辑 | Mumu
推荐网址:
https://haicker.com
下雨天打开App想要打车,发现无论是滴滴或是美团,都是动辄排队
30min
,在大街上行进的出租车都是「已满」的状态,原本上班前打车预留半小时,硬生生被拉长至一个小时。
一系列现象不禁让人感叹: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记忆中有次早上和小伙伴雨中打车,原本半小时到公司的车程硬生生让我们花费了近一个小时,又因为司机取消了订单延长了通勤时间,最后濒临迟到,彼时脑中就在思考:
为什么下雨天打车的难度是平时的十倍都不止?

按照最浅显的逻辑,用我脑子里的基础的经济学知识分析一波:

▍需求:
下雨天打车需求暴增(需求非常猛烈的增长)
▍供给:
市场上滴滴+美团+出租车总量不变(或者非常少量的增长)
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所以很多乘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通俗解释就是“打不到车”
这层解释很清晰也很直观,一般稍微有点经济学底子的人都能明白这个逻辑,如果没明白的恭喜你们get了新知识,所以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我们有缘再见。
/不恰饭的文章想咋嘚咋嘚/

戏有点多,见谅!
既然我觉得这个话题能单拎出来写一篇小作文,说明这个问题不会这么简单,否则也不会成为经济学上一个非常经典的话题。
事实上

除了上面提及的需求增加之外,雨天打车难的另一个原因则是
供给减少
,说人话就是雨天的出租车和网约车会减少,也直接导致了雨天打车变成一个难题。
先把今天的讨论主题回顾一下:

为什么下雨天打不到车?
答案:

下雨天打车需求增加,出租车和网约车供给数量减少,所以乘客打不到车。

于是引出了这个简单经济学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
为什么雨天出租/网约车供给数量减少?
按照上面思考用到的经济学知识继续思考:
下雨天需求增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应该会上涨

(这也刚好对应雨天打车费用会上涨这一现实情况)

相较于平时的费用,雨天打车价格上涨,对于司机而言不应该是激励作用吗?

为什么还会出现车辆供给减少的情况?
其实在上述这种思考逻辑下,人是作为完全理性的存在,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下雨天供需变化引起的价格上涨,会让司机更有动力提供服务,甚至能提高效率,原来晃晃悠悠磨磨蹭蹭一分钟的路程现在半分钟给干完了(
纯属玩笑 车速很重要
)。
作为一个经济学上的完全理性人,应该是雨天多干几个小时,晴天就给自己放个小假。
既解决了赚钱问题,又让市场恢复供需平衡。

注意一下关键词:

完全理性

完全理性 
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永远不会受到一丝一毫客观或者感性因素的打扰,具有完全理性的行为人是个无所不知的超人,他具有纵向和横向方面完备的知识。
在纵向方面,他可以预测未来;
在横向方面,他通晓资源、交易伙伴和环境等情况。
完全理性在经济学上的解释有点长,包括了确定性、确定的效用函数等等,不过在这个雨天打车案例中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司机能确保雨天打车每一单都能比平时挣更多的钱,不会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收入。
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


那么
脱离完全理性
这一考量,影响下雨天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工作意愿的因素就成为了进一步探讨的话题,我们也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理解:

有限理性


与完全理性不同,有限理性中人是会受到情绪、天气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也是现实情况与理想经济模型的情况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家
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
针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个实验。
他通过研究纽约市1826个出租车司机的观测值发现,出租车司机们都喜欢自己给自己定指标,比如说每天的目标是跑500美元,完成这一目标就可以提前下班了,雨天需求增加,所以司机能更早地完成他们的目标,提前收工也在情理之中了。
这和在办公室一样正常工作的小伙伴摸鱼是一个逻辑,当天的任务效率够高提前完成之后,鲜有人会愿意把第二天的工作拿出来提前做,与之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摸鱼。
啊这
这不是在说我自己吗
这是诺奖获得者,对于他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支持我表示respect,但是这套理论很难说服我,它只能支撑一个赤身裸体的战士进入我的脑海中与我全副武装的常识性见解打架,并且败得体无完肤。
 
下雨天司机提前收工是因为更早的达到了当天的目标吗?
答案当然是否的,
至少在国内相当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这个,所以塞勒的调查作为主要原因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在这里一定要用“样本调查的大数据”“个例”来力挺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我只能拿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来反驳。
不得不说美国人更倾向于自由和享受生活,所以他们会在目标达成之后变得不那么主动,会更倾向于休息,而在中国大多数人的工作态度会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异。
就国内很多大厂的996-007工作制度,依旧有成群的人挤破脑袋想进去,大部分人更愿意通过更多的劳动赚取更丰厚的报酬,在供求关系不平衡,打车费用上涨的情况下,更多的司机会更愿意加班赚钱而非提早收工。
剔除掉目标管理这一因素,为什么他们会提前收工呢?
从司机的主观意愿可能更好理解,下面是Mumu在各个平台收集评论得到的
下雨天司机不愿意出车的原因。

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才是最贴合实际的问题。

@zhanggame:
北京下雨天出租车不愿意出去,一个是堵车更严重了,而且有很多积水,涉水有风险
 
@呼达泉:
其实只是下雨天乘客容易把车弄脏了,清洁起来麻烦而已。
@云雀:
雨天我不知道,我知道雪天出租车不愿意出来,因为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很大
@咸蛋超人:
在我们这边的小城市,一下雨一定打不到滴滴,有滴滴司机说,下雨一般堵车,所以司机都宁愿待在家里,不出来。
@172的小个子:
我就是出租司机,以我们咸阳来说,平常三公里的路我五分钟赶到挣七块钱,如果下雨的话是必定堵车,因为城市道路就那么宽车流量大的话你再好的技术都不可能越过,那么你平常半个小时能够挣20块钱的话现在这三公里七块钱可能就需要你堵五十分钟才能挣到,而我们这边计价方式是只算里程不算等时的。
一但堵车那你就完了。
这样的话还不如把今天分子钱跑够剩下的时间回去休息给自己放假来的划算。
而且下雨天的话乘客会要求你进入小区或者各种小路口里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你跑一单的时间更长里程反而没增加多少意味着你的收入会减少,真的划不来费这精神。
站在大多数司机的视角,下雨天提前收车甚至不出车的理由很好找:
  • 雨天路滑,视线不好,同时路况复杂,事故率高

  • 雨天事故率高,同时下雨天开车出行的人更多,导致堵车

  • 雨天要求送到门口的概率很高,宽街还行遇到窄巷的对向来车就惨了

  • ......

也许雨天接单的费用更高,但是雨天可能带来的事故会增加雨天载客的风险,降低了司机雨天营业的意愿,同时另一方面堵车的几率大大提升,即使打车费用提升了,但是如果因为堵车严重降低接单频率,收入的增加优势反而不会那么明显了。
也有学者将这种现象解释为“损失厌恶”,即在面对获利150%和亏损50%的选择中,人们更倾向于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承受50%的亏损,即使是面对获利150%的巨量诱惑。

关于这个话题的小作文只是突然的想法,偶然看到了一个话题叫“下雨天出租车会减少”,在我想当然的情况下觉得不可能,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都知道,下雨天打车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能带动的是供给增加,怎么在这个话题里反而供给变少了呢,于是“引经据典”找资料,发现了诺贝尔奖得主也曾调查过这个问题,而看到他的回答更是让我虎躯一震,觉得这个逻辑更加行不通了,于是才有这一篇在我脑子里将这个话题进行翻炒的小作文。

-End-
版权声明:haicker 发表于 2021年7月24日 pm10:34。
转载请注明:为什么下雨天打不到车? | 嗨客导航

相关文章